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两首七律,浮想联翩,用典无痕,让人爱不释手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2 08:36:13    


到了五代,极具智慧的工匠又在纸鸢上系上竹哨,纸鸢在天上飞行时声如筝鸣,于是便有了风筝的称呼。宋代的人们更喜欢放飞风筝,那些丹青妙手还经常在绘画中以此作为主题,表现凡尘对美好生活的热爱。

清代时工匠们还会在风筝上面描绘出各种图案,比如雄鹰、仙鹤以及美人等等,着实让观者觉得眼花缭乱,郑板桥就曾称赞纸花如雪满天飞,娇女秋千打四围。下面分享两首歌咏风筝的七律,浮想联翩,用典无痕,令人爱不释手。

美人风筝

清初 · 赵翼

谁家掌上一婵娟,飞入高空艳影翩。

风送几疑天赐女,云游不作地行仙。

尚嫌䌽索鞦韆短,漫比朱丝傀儡牵。

月姊星娥应共语,新添好伴绛霄边。

首句介绍风筝上面的美人图案,婵娟既能代表月亮,又可指姿态美好的女子。人们抓住掌中的丝线,不断地调整着天上风筝的飞行姿态。“艳影翩”三字形象生动,刻画出风筝上美人的投影翩翩起舞的模样。

颔联继续展现风筝的飞行状态,那些“美人”们在大风的吹送下,越飞越高,令人猜测是天女下凡,又好像是仙家在天宫云游。一个“”字,表达出诗人的好奇心,他就像一个童真的孩子,不断地仰望天空,又不时地发出赞叹之声。

颈联更显精彩,诗人说那些“美人”就像在空中荡着秋千,只是秋千绳子太短了。同时作者又觉得,这些玩具又仿佛艺人手中的牵线木偶。如此形象的比喻,展现出高超的文学表现技法,值得诗歌爱好者在创作时加以效仿。

结尾令人遐想,绛霄本指天空的极高处,这里代指月宫里的宫殿。赵翼说这些“美人”如果可以飞到月宫,就能与嫦娥结成姊妹,彼此不仅可以交流感情,而且也在身边增添了一位贴心的伴侣。

美人风筝

清末至民国 · 王竹修

仿佛倾城体态妍,好风送汝上青天。

一绳摇曳疑裙带,六律均调似管弦。

飞燕身轻宜驾雾,小蛮腰细可凌烟。

愿教箕伯扶持定,休使娇娥坠九渊。

首句赞美风筝上面的美人体态娇妍,更具有倾国倾城的姿色。次句引用红楼梦中的诗句,薛宝钗曾吟诵柳絮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作者只是稍加改动,就形象地道出风筝轻盈的姿态。

颔联采用比喻手法,系在风筝上面的丝线,就像一根裙带,在半空中摇曳不定,让人饶有兴致地驻足观赏。风筝发出的声音,就像管弦正在奏响的悠扬乐曲,让人陶醉其中。古人用六律六吕形容声音高低和频率,均调指精心调整好的曲调。

颈联也是充满想象,那些“美人”就像汉代时的贵妃赵飞燕,身轻如燕,仿佛可以腾云驾雾;又似唐代诗人白居易身边的侍女小蛮,腰肢纤细,甚至能够驾驭烟云。

结尾意在言外,“箕伯”是传说中的风神,“娇娥”代指美人风筝,诗人说应该让风神纠正一下风筝的姿态,免得其不小心从高空坠地。诗人以此警示那些处于高空之人,不要一味地得意,其实飞得越高,就越容易坠落。

相关推荐